最新資訊

主機伺服器是企業數位服務的心臟,一旦遭受攻擊,可能造成服務中斷、資料外洩甚至營運損失。常見的攻擊手法包括 DDoS、惡意程式、漏洞利用及帳號濫用等,威脅層面從網路流量到應用程式皆可能受影響。

MULTI-CDN
百科學習

主機、伺服器被攻擊?辨識攻擊徵兆與防護策略|Skycloud

主機、伺服器被攻擊?辨識攻擊徵兆與防護策略|Skycloud

主機伺服器是企業數位服務的心臟,一旦遭受攻擊,可能造成服務中斷、資料外洩甚至營運損失。常見的攻擊手法包括 DDoS、惡意程式、漏洞利用及帳號濫用等,威脅層面從網路流量到應用程式皆可能受影響。


目錄


➤主機伺服器被攻擊
 ➤主機伺服器攻擊手法介紹
 ➤Skycloud 如何保護主機伺服器
 ➤總結


主機伺服器被攻擊


 主機伺服器被攻擊,是說伺服器或系統遭受到的各種惡意行為,導致服務中斷、資源耗盡或系統安全受到威脅,不過這種攻擊不一定只是「網站打不開」這麼簡單,而是包含伺服器本身或其運行的應用程式、網路服務被利用或破壞。


主機伺服器攻擊徵兆

當主機伺服器遭受攻擊時,通常會出現一些可觀察的徵兆,例如:

  • 網路或服務異常緩慢,連線頻繁失敗

  • 主機 CPU、記憶體或頻寬使用率突然飆高

  • 應用程式或網站無法存取特定功能

  • 日誌中出現大量失敗登入、異常 IP 或異常連線

  • 伺服器發送大量垃圾郵件,甚至被列入黑名單


常見攻擊手法

這種主機伺服器攻擊的手法通常包括:

  • DDoS 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
    大量惡意流量或連線湧入,耗盡主機 CPU、記憶體或頻寬,導致服務不可用。


  • 殭屍網路/ 惡意程式:
    伺服器被植入挖礦程式、後門或殭屍代理,成為攻擊他人或持續濫用資源的節點。


  • 遠端程式碼執行(RCE) 與漏洞利用:
    攻擊者利用未打補丁的系統或應用程式漏洞(如 RCE、SQLi 等) 上傳或執行惡意指令,進一步控制系統或竊取資料。


  • 帳號暴力破解與 Credential stuffing:
    大量嘗試 SSH、RDP 或應用層登入,若成功則取得管理權限,可能進行橫向移動或植入惡意軟體。


  • 反射與放大攻擊:
    利用如 NTP、DNS、Memcached 等對外服務產生放大回應,替他人放大攻擊流量,或使伺服器成為放大來源。


  • 垃圾郵件傳送(Spam) 或濫用郵件伺服器:
    被用來大量外寄郵件,導致主機被雲端供應商或收件方封鎖。


  • 掃描與資源探測:
    攻擊者自動化掃描暴露的埠與弱點,尋找可利用目標進行入侵。


  • 勒索軟體與資料外洩:
    攻擊者加密主機資料要求贖金,或竊取敏感資料並威脅公開,造成重大營運與合規風險。


主機商防護措施

一旦發生攻擊情況,網站或應用程式所屬的主機商可能會採取以下措施來保護整體平台與其他客戶:

  • 暫時隔離或鎖定受影響主機:
    如果偵測到流量異常或疑似濫用,雲端供應商可能會暫停服務,避免攻擊擴散或影響其他使用者。


  • 流量限制與速率控制:
    對入站或出站的流量進行限制,減少主機資源消耗,讓服務逐步恢復。


  • 通知與安全建議:
    主機商通常會發送事件通知,說明異常行為的類型、可能原因,以及建議採取的修復步驟。


  • 協助清理與防護:
    部分雲端平台會提供緩解 DDoS、病毒掃描或安全加固建議,協助客戶移除惡意程式、封鎖可疑 IP,並加強安全防護設定。


主機伺服器攻擊手法介紹


 在上述我們了解到「主機被攻擊」的定義與常見徵兆,接下來我們可以來了解這些攻擊手法是如何運作的。


DDoS 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

攻擊者操控大量受控節點(Botnet) 或利用高容量流量來源,向目標伺服器發送洪水般的流量請求,耗盡頻寬、連線資源或伺服器處理能力,造成服務中斷。

【典型徵兆】

  • 突然的大量入站流量,連線數暴增。

  • 正常使用者回應時間大幅增加或服務不可用(超時、5xx)。

  • 流量來源分布極為分散(大量異地 IP),或短時間內單一來源發送超高請求數。

【立即處理】

  • 啟用雲端或 ISP 的 DDoS 緩解(流量清洗) 服務。

  • 臨時啟用流量黑洞或速率限制 (這可能會影響合法流量)。

  • 啟用/調整 WAF 規則,阻擋可辨識的攻擊特徵(如大量相同 User‑Agent)。

【長期防護】

  • 部署 CDN 與遠端流量清洗服務,減少直接到源站的流量。

  • 設計彈性架構,如自動擴充、負載平衡、冗餘節點。


殭屍網路 / 惡意程式

攻擊者透過弱密碼、漏洞或釣魚...等手段入侵主機,植入惡意程式,如挖礦器、後門,將伺服器納入 Botnet,用於發送攻擊或其他惡意行為。

【典型徵兆】

  • CPU/記憶體長期高負載,且無正當應用行為。

  • 可疑進程或未知二進位檔出現。

  • 伺服器發出大量出站連線或連到可疑外部 IP。

【立即處理】

  • 立即隔離受感染實例,如網路層斷網或轉到隔離網段。

  • 收集日誌、進程清單、網路連線紀錄作為取證。

  • 使用受信任的 AV/EDR 工具掃描並移除惡意程式。

【長期防護】

  • 啟用 EDR、主機入侵偵測、防惡意軟體掃描。

  • 強化帳號管理,如密碼策略、金鑰管理、多因素驗證。

  • 監控出站連線、設置異常流量警報。


遠端程式碼執行(RCE) /漏洞利用

攻擊者利用軟體或應用程式的漏洞,如未打補丁的套件或引數注入漏洞,執行任意程式碼,取得系統權限或植入後門。

※遠端程式碼執行(RCE):即攻擊者可在伺服器上執行任意程式。

【典型徵兆】

  • 日誌出現異常請求,如奇怪的 URL 或非法參數。

  • 新增未知使用者或計畫任務、檔案在短時間大量變動。

  • 系統出現未授權的高權限行為。

【立即處理】

  • 立刻封鎖可疑來源 IP 或暫時下線受影響服務,以保護證據。

  • 優先收集漏洞利用痕跡,如 access log、app log、webshell 檔案。

  • 依漏洞情況評估是否重建系統或套用緊急補丁。

【長期防護】

  • 建立常態化漏洞管理與補丁流程。

  • 在應用層部署 WAF,設定常見攻擊防護規則。

  • 進行程式碼安全掃描與第三方套件審查。


帳號暴力破解 /Credential Stuffing

攻擊者透過自動化工具對 SSH、RDP、Web 登入等介面大量嘗試密碼或使用外洩帳密進行 Credential stuffing(憑證填充),一旦成功即取得登入權限。

※Credential stuffing:憑證填充攻擊,利用外洩帳密批量登入。

【典型徵兆】

  • 日誌出現大量失敗登入(短時間內大量 fail)。

  • 突然出現來自單一或數個 IP 的持續登入嘗試。

  • 可疑時間點的管理員帳號登入成功。

【立即處理】

  • 暫時封鎖攻擊來源 IP 並限制登入來源(IP 白名單)。

  • 強制該帳號密碼重置並檢查是否有異常操作痕跡。

  • 啟動多因素驗證(MFA) 並限制密碼嘗試次數。

【長期防護】

  • 強制使用 MFA、使用密碼管理器、禁止預設或弱密碼。

  • 將管理介面放到跳板機或 VPN 後面,限制直接公開存取。

  • 使用速率限制、Fail2Ban 類型機制自動封鎖暴力嘗試。


反射 /放大攻擊

攻擊者向可被濫用的第三方伺服器,例如開放的 NTP、DNS 或 Memcached,發送偽造來源 IP 的請求,第三方回應時會把大量回應發到被偽造的目標 IP,造成放大效果。

【典型徵兆】

  • 目標收到大量從多個不同來源、但回應大小相對較大的 UDP 封包。

  • 目標沒有發出大量請求卻承受大流量。

【立即處理】

  • 與網路供應商協調做流量過濾或流量清洗。

  • 在網路層封鎖可疑來源或設定 ACL。

【長期防護】

  • 禁止或限制對外提供容易被濫用的 UDP 服務。

  • 監控並封鎖可被濫用的服務對外訪問,例如關閉非必要的 UDP 埠。


垃圾郵件(Spam) 濫用

攻擊者利用被入侵的伺服器大量發送電子郵件,可能導致 IP 被列入黑名單,或觸發雲端供應商封鎖。

【典型徵兆】

  • 短時間內大量 SMTP 連線或發信量激增。

  • 郵件伺服器日誌顯示大量外寄失敗或被拒收(4xx / 5xx)。

【立即處理】

  • 立即停止郵件服務或限制發信速率。

  • 調查郵件隊列,清除惡意或待發郵件。

  • 檢查是否有未授權的發信腳本或帳號。

【長期防護】

  • 使用認證機制(SPF、DKIM、DMARC) 並限制發信權限。

  • 監控發信量與行為,及早偵測異常。


掃描與資源探測

攻擊者用自動化工具掃描網路與服務,尋找開放埠、弱密碼或已知漏洞,為後續入侵做準備。

【典型徵兆】

  • 日誌顯示大量對不同埠的探測請求或短時間內大量不同 URI 的請求。

【立即處理】

  • 在防火牆層攔截大量掃描來源,並評估是否需限制公開服務。

  • 確認是否有暴露不必要服務並立即關閉。

【長期防護】

  • 最小暴露原則(只開放必要埠),使用堡壘機/跳板機管理存取。

  • 定期進行滲透測試與弱點掃描。


勒索軟體與資料外洩

攻擊者入侵後找到機敏資料並下載外傳或透過加密勒索受害者,要求金錢交換解密金鑰或不公開資料。

【典型徵兆】

  • 檔案突然大量被加密、附檔名異常或出現勒索信。

  • 異常的大量資料外傳或未知連線到外部儲存位置。

【立即處理】

  • 立即隔離受影響系統,切斷與內部網路的連線。

  • 通知法務與資安團隊,保存證據並啟動備援還原流程。

【長期防護】

  • 定期備份並測試還原流程,備份應儲存在與主網路隔離的環境。

  • 實施資料訪問控制與資料外洩防護(DLP) 機制。


Skycloud 如何保護主機伺服器


 在現今網路威脅日益增加的環境下,企業主機伺服器面臨 DDoS、惡意程式、漏洞利用等多重風險,Skycloud 提供完整的防護與加速解決方案,不僅能即時偵測與緩解攻擊,也能強化伺服器安全,保障企業服務穩定運行與營運不中斷。


智慧流量監控與 DDoS 防護

Skycloud 提供 24x7 智慧流量監控系統,能自動辨識異常流量並即時啟用流量清洗,確保合法使用者的訪問不中斷。同時更採用了分層防護策略,網路層與應用層同時防禦,可有效抵禦大規模 DDoS 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


應用層安全:WAF應用程式防火牆

透過 WAF 應用程式防火牆,Skycloud 可防止 OWASP top 10 如 SQL 注入、跨站腳本(XSS)...等攻擊。WAF 能即時攔截惡意請求,保護伺服器資源不被濫用,並支援自訂規則與智慧學習功能,隨攻擊手法自動更新防護策略,降低應用程式被利用的風險。


彈性架構與備援

Skycloud 採用全球節點部署與負載平衡,即使在流量高峰或遭受攻擊時,也能保持服務穩定。加上 CDN 與加速技術,則可減少源站直接暴露於網路,降低攻擊面。


專業支援與事件回應

當事件發生時,Skycloud 提供快速隔離、流量分析與防護建議,協助客戶清理惡意程式、封鎖可疑 IP 並修復漏洞,降低攻擊風險,並確保企業營運不中斷。


主機安全建議措施

除了 Skycloud 提供的網路與應用層防護外,企業也可採取以下措施來加強主機安全:

  • 漏洞掃描與補丁管理:定期檢查系統及應用程式漏洞,及時更新補丁可降低被入侵風險。

  • 惡意程式監控(EDR):偵測異常進程或可疑出站行為,防止主機成為攻擊來源。

  • 帳號與權限管理:啟用多因素認證(MFA)、最小權限原則,可降低帳號被濫用的風險。

這些措施可與 Skycloud 提供的網路防護、WAF、CDN 加速等服務搭配,形成多層防護,降低攻擊與停機風險。


總結


 主機伺服器承載企業核心服務,一旦遭受攻擊,可能導致服務中斷、資料外洩或資源濫用,對營運與信任造成重大影響。常見的攻擊手法包括 DDoS、殭屍網路、遠端程式碼執行、帳號暴力破解、反射與放大攻擊、垃圾郵件濫用、掃描探測以及勒索軟體與資料外洩。

 若要將攻擊損失傷害降到最低,Skycloud 提供了網路安全防護與加速解決方案,包括智慧流量監控、DDoS 防護、WAF 應用層防護、CDN 加速與全球節點部署...等,協助企業降低風險並確保服務穩定運行。同時,也建議企業在主機層面採取漏洞掃描、補丁管理、惡意程式監控與帳號權限強化等措施,形成多層防護,將攻擊影響降到最低。

 總而言之,面對日益複雜的網路威脅,企業必須結合主機安全、應用層防護與雲端服務防禦,並建立完善的應變與防護流程,才能有效保障主機伺服器安全,維持服務穩定與營運不中斷。



騰雲運算的 DDoS/CC 防禦服務,為您的網路業務提供強大的安全保障,立即點擊下方按鈕,與我們聯繫,預約體驗騰雲運算專業的防禦能力。


立即諮詢



延伸閱讀:
【DDoS攻擊】什麼是 放大攻擊?小流量也能造成大破壞的手法
【DDoS攻擊】什麼是反射攻擊?原理與防禦全解析
DDoS懶人包|帶你了解常見的DDoS攻擊手段與DDoS防禦策略!
CDN概念全解析!一篇搞懂CDN的原理、用途與案例分析!
WAF防火牆是什麼|網站應用程式防火牆

返回上頁